✪ 本文选自《学校品牌管理》杂志2019年1月刊
改革开放40年,从遍地农田到高楼林立,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始终抢抓机遇,敢为人先,务实创新。近年,它持续推动“品牌桂城”建设,并将乘着粤港澳大湾区的东风,聚焦全球创客新都市战略,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。在极致追寻城市品位的同时,有这么一所学校也在追寻自己的办学特色:佛山市第一所外国语学校、佛山市最早设立机器人特色课程的学校、佛山市较早在小学阶段开设网球课、小提琴课的学校,已获“全国青少年轮滑训练基地”“全国艺术特色学校”“国家《中小学体质健康管理与促进研究》实验学校”等称号……它就是成立于2001年的桂城外国语学校(以下简称“桂外”),正以“五维”素养教育诠释“一个孩子一个世界”。
动起来,这世界充满期待
在寒流初袭的一个阴冷冬日里,本刊记者走进了桂外校园。没想到的是,这里别有一番景致:上午9点,女生们有序地排列在操场上,伴随着欢快的节奏起舞,男生们则在足球场进行足球技能训练。“我们遵循男女生的体质特性,因材设置大课间活动内容,打造动感课间、活力课间”,桂外校长冯宇说。
冯宇,生于斯,长于斯,一位敢想敢干的本土校长。她一直把促进师生成长摆在自己工作的首位,多年来在教育一线打拼,服务一方人民。2014年6月,冯宇调任桂外校长。“刚到这里时,我发现孩子们一天要上9节课,上午5节,下午4节”,冯宇说,听一天的课下来,整个人都感觉有点虚脱了,“这样的强度,作为一个成年人都承受不了,更何况是一个孩子呢?这要想办法解决!”于是,她从到校的第二学期始,对校园作息时间进行了大调整。“改的时候,有的老师说不行,课程安排不了。但我说,那就长短课;再安排不下,就学科整合;还安排不下,就想办法删课。”冯宇的态度与行动非常坚决,从师生和学校的长远发展看待问题。以前,桂外的上午是没有大课间运动的,只有下午40分钟的“阳光体育”,也就是除了体育课,孩子一天最多只能在校园里运动40分钟。
“这里的很多孩子长得白白净净,像洋娃娃一样好看、有气质,却不够阳光,整个校园也少了一点生气”,在冯宇看来,阳光的孩子首先是自信满满、个性张扬的,且该动则动,该静则静。在她的大力推动下,桂外学子都动起来了,每天在校运动时间达两个小时。“运动强健体魄”,由前任校长提出的这一育人要求,在续任校长冯宇的手上得到了进一步落实。
每个小宇宙都被看见,活力四射
据介绍,2017年初, “五维”素养教育被正式确立为桂外的办学特色,即健康素养强健体魄、品格素养成就未来、思维素养启迪智慧、艺术素养放飞梦想国际理解素养沟通世界。“运动素养强健体魄”是桂外“五维”素养教育的其中一维。

篮球必修课

羽毛球必修课

足球必修课

乒乓球选修课
冯宇表示,“五维”素养教育的提出,是基于桂外17年的办学经验和实际情况。从最初的南海师范附属实验学校到南海实验中学附属小学,再到如今的桂城外国语学校,几度更名都未曾改变学校服务师生终身成长的初心,始终在各种办学特色探索中淬炼自我,孕育品牌。“深入地研读桂外的发展历程,我发现,只有传承过往的优良传统,才能更好地把握学校当下和未来”。于是,她在前任校长提出的“一个孩子一个世界”办学愿景下,将办学理念确立为“文化融合,活动育人”,并以“胸怀祖国,放眼世界”为校训,实施“五维”素养教育特色创建工程。

围棋选修课

轻黏土选修课

拇指琴必修课

魔方选修课
“一个孩子一个世界”这个办学愿景,被镌刻在学校大堂的一面世界景观墙上,体现了桂外宏大的育人格局。而撑起这一格局的,正是“五维”素养教育。冯宇认为,“五维”素养教育体现了教育者对学生个性的尊重,将促使学生成长为身体好、品行好、学习好、气质好、交往好的“五好学生”,有益一生。
对于这样的“五好”学生,家长是否认同呢?其实,桂外的这一育人目标,也在慢慢地改变着家长的人才观,学习成绩不再是他们评价孩子成长的唯一标尺。对于这样的改变,要回溯至2015年。 “那时候,我们开设的社团不多,因为要转变家长们的教育观念,所以不能操之过急”,冯宇说。在她看来,社团活动课程是十分必要的,桂外不仅具备了开设的条件,学生也有这方面的需求。冯宇说:“桂外学子接受‘五维’素养教育的系统学习,其发展潜力是很大的。更直接地说,作为家长,你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高分低能,还是综合实力较强,但分数可能暂时不高呢?”据了解,从桂外毕业的不少学生,在后续的学习阶段实现了可持续发展,成绩飙升。例如,2011届毕业生杨洁莹,现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;李科奇,获VEX机器人竞赛亚洲金奖,曾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;2016年南海区高考理科榜首简依敏、2017年广东省高考文科榜首谭慧仪、2018年佛山中考最高分屏蔽考生许博杨等,都是桂外的优秀毕业生代表。

形体必修课

书法必修课

骨牌选修课

服装设计选修课
在接下来的一个学期,桂外的社团活动逐渐增多,并转变成特色课程之一,每学期上15-16节,且是50分钟一节的长课,大多以引导学生动手为主,全体选修。据相关资料显示,桂外学生在2014学年获得各级各类奖项总共有94人次,2015年有254人次,2016、2017年分别飙升至655、684人次,这与课程设置体系激发学生的潜能有着密切关联。

口琴选修课

机器人必修课

葫芦丝选修课

点心制作选修课
留住心,留住人,也就留住了发展的根基
走在桂外校园里,本刊记者发现,老师们都穿着统一的驼色呢子大衣,知性而优雅。冯宇说:“这是我们老师的三套工作服之一。瞧,穿着这身走出去,多有国际范!”原来,桂外从教师着装入手,要求每名教师时刻注重自身形象,并修炼气质。
不同于一般的公办学校,桂外大部分老师都属于编外人员。如何让他们获取职业幸福,从而降低学校教师队伍的流动率呢?冯宇表示,像桂外这样的民办学校,要在教育市场上求生存的学校,就要想方设法地提升每个教师的幸福感,“没有教师们的共同努力,就没有‘五维’素养教育的现阶段成果”,冯宇说。
在“五维”素养教育框架下,桂外提出了打造身心健、师德高、专业精、气质佳、交际好的“五能”老师目标,以“星级教师”评选作为重要抓手。冯宇表示,桂外从老师的在校年限、教案作业、课题研究等多个方面,设定了“希望之星”“课堂新秀”“教坛新星”“教学能手”“学科带头人”五个星级。每名老师都可以参照标准进行自评,若觉得自己达到了要求,就可以递交材料来申请星级。不同星级的老师,桂外给予的待遇也不同,如达到五星级的“学科带头人”,就享有在编教师的同等待遇。通过这一评选,既肯定了老师的业绩,也增强了他们的安全感,激励他们继续留在桂外发展。
在教师团队建设中,桂外注重发挥培训的作用,不但让老师“走出去”,还把专家“请进来”。据说,以前是学校求着老师外出比赛,现在是老师自愿报名代表学校出赛,这几年取得的成绩可谓是“有目共睹”。据统计,从2014学年到2017学年,桂外教师获得各级各类集体奖项109人次,单人奖项608人次。
闯世界,但先要记住回家的路
头顶“外国语”的学校招牌,如何在办学中彰显“外国语”特色?这是桂外绕不开的一个话题。冯宇说:“把‘胸怀祖国,放眼世界’作为校训,意味着我们要培养有国际视野的人才,但前提是‘胸怀祖国’。”
站着桂外校园里的“爱”字墙下,冯宇向本刊记者说:“对小学生,尤其是低年段的来说,不一定能立刻认识到‘爱国’,但他们懂得爱,爱就要先从爱家、爱父母、爱老师、爱同学开始。学校再逐渐地通过各种课程,让孩子们懂礼。当爱与礼都扎根在他们心里时,转化为习惯和情怀,‘中国心’就凸显出来了,‘世界眼’也在此过程中形成。”
桂外的“红领巾走世界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,通过“热爱家乡——拥抱祖国——放眼世界”的教育主线,很好地体现了“中国心,世界眼”培养目标。低年段的学生,通过“走进校园”“我爱我家”“恋恋家乡情”等主题活动,爱家、爱校、爱家乡;中年段的学生,通过“祖国的壮丽河山”“各民族风情”“祖国大发展”等主题活动,了解祖国,热爱祖国;高年段的学生,通过“世界那么大,我想去看看”等主题活动,放眼世界,乃至整个地球。
冯宇表示,“五维”素养教育里的“国际理解素养沟通世界”,也是基于学校“外国语”的定位,提出了培养“交往好”、责任担当的学生。目前,桂外设立了“桂外国际教育交流中心”,作为学校推行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基地。除了教授英语课程外,该中心还设置了法语、俄语、西班牙语等小语种课程,特聘拥有学士学位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欧美籍教师执教。
“五维”素养教育成就“五能”教师,造就“五好”学生,不仅帮助桂外师生构筑起美好的内心世界,而且使他们更好地行走世界。相信“五维”素养教育将指引桂外特色向品牌跃升,为探索世界教育的中国模式贡献宝贵经验!
创特成品,我们在一起
★文/冯宇(现任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外国语学校校长。曾先后被评为“佛山市先进教育工作者”“南海区优秀校长”“南海区有为校长”“南海区优秀教师”“南海区小学德育(创文)、艺术工作绩效先进个人”,是桂城“丹桂勋章”个人荣誉获奖者。所主持的《现代班集体班级文化与班主任专业化建
设的关系研究》获国家“十一五”重点课题研究项目科研成果一等奖,并被评为“优秀课题主持人”、基础教育科学研究先进个人)
2014年的6月,我从一所3000多人的公办学校来到桂城外国语学校(以下简称“桂外”)担任校长。四年里,每当我驻足于荣誉室里的各种奖杯、奖状前,桂外这些年的成长一幕幕,都历历在目。
转变观念,我为学校重定位
初来乍到,在与老师的交流和对学校日常工作的观察中,我惊讶地发现:老师们,包括我们的行政,居然不清楚学校的“一训三风”;各年级、各学科没有对应的行政分管,大队辅导员只主管清洁工的日常工作;教师没有相应集中的办公室,主要的办公场所就是教室,或在功能室里备课,相互之间的交流不多……对此,我沉默了,这所学校的“魂”在哪里?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是什么?“外国语”的校名标榜下应培养出怎样的学生?一系列的问题缠绕着我。
我认为,一所名校的矗立,必是历经岁月的洗礼、文化的沉淀。2015年,我们深入地研读了桂外的发展历程,决定传承过往的优良,并在此基础上巩固和提升。于是,桂外就有了“一个孩子一个世界”愿景下的“文化融合,活动育人”的办学理念,就有了“胸怀祖国,放眼世界”的校训,也有了实现“立德树人”背景下的“五维”素养教育特色品牌学校创建工程。我们就此开启了为学校特色重新定位,致力于品牌学校打造的行动计划。
刚开始,很多老师不理解:原本风平浪静的校园为何要来这么一个翻天覆地的改动?为何要兴师动众地开展大课间活动,增设社团等特色课程?他们认为,我是一个来自公办学校的校长,办学思路很难因校制宜,甚至怀疑我这个刚刚走上校长岗位、没什么资历的“年轻校长”能否驾驭一所充满时代气息、肩负国际教育重任的“外国语”学校。说到这里,我要感谢我的行政团队,是他们与我一起,矢志不移地坚守着创特色、创品牌的信念,陪伴桂外走向辉煌。
突破瓶颈,我为老师寻动力
一次教师分享会上,有一个小镜头令我记忆尤深:虽然老师们按照各自准备的稿子在台上分享教学经验,但是有几个老师的手却微微颤抖,且全程几乎没与台下的老师交流。我知道,他们缺乏“上台面”的机会。又一次,全校的教学开放日,来听课的居然清一色是家长。我问负责组织的行政,为何不向同行们发出邀请,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研讨机会吗?之后,得到的回答令人痛心:“我们的课还不行,我们的老师没信心!”一次教师分享会上,有一个小镜头令我记忆尤深:虽然老师们按照各自准备的稿子在台上分享教学经验,但是有几个老师的手却微微颤抖,且全程几乎没与台下的老师交流。我知道,他们缺乏“上台面”的机会。又一次,全校的教学开放日,来听课的居然清一色是家长。我问负责组织的行政,为何不向同行们发出邀请,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研讨机会吗?之后,得到的回答令人痛心:“我们的课还不行,我们的老师没信心!”
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是学校发展的基石。课堂,既是学校实施教育的主阵地,也教师展示教学风采、提升专业素养的第一基地。既然老师们有这样的顾虑,那么我就要给他们注射催化剂,既帮助他们挖掘潜能,也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。于是,我在桂外讲得最多的一番话是——我相信我们的老师都能行,我愿意成就每一位老师。但这是一个磨炼的过程,不像一般的锻炼。锻炼只要流汗就可以了,可磨炼既要流汗,也要流血,是蜕变的过程。你愿意吗?只要你愿意,学校就成就你。每当科组长来征求我的意见,关于到底派哪位老师外出学习、比赛时,我的回答均是:“他(她)说行就行!”
2016年4月,我让老师们小试牛刀,以科组为单位,成立备课小组进行练兵、磨课,在街道内举行教学开放日,邀请其他学校的同科老师到场观摩,并聘请专家评课。桂外老师们的第一次大规模“露脸”获得了同行的赞誉,也吹起了桂外的教研春风,决定在每年的4—5月举办教研周活动。此后,我们承接了佛山市民办小学学科教学现场研讨会,与南海区名师工作室成员开展了同课异构教研活动,承接了全国翻转课堂现场教学研讨会……我们的老师被同行关注,一批批年轻老师成为学科教学新星,活跃在不同级别的学科展示舞台上,感受到为人师者的幸福。如今的桂外,老师们干劲十足,教育科研能力不断提升,在省、市、区各类比赛中屡获殊荣,还为公办学校输送了不少人才。
▲外教课堂
激发潜能,我为孩子创天地
这二十多年来,我与孩子们朝夕相处,深深地感悟到,学校教育是否成功,主要看孩子是否实现了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。在桂外的招生咨询中,我们被问得最多的是——你们学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?跟其他学校有什么不同?在考量桂外原有的课程体系后,我欣喜地发现,课程作为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营养剂,我们不但具备一定的优势,而且具备了再开发的潜力。于是,我们把“文化融合,活动育人”的办学理念融入课程,构建起“五维”素养教育课程体系,这不但融通了中西文化,还采用了适合小学生认知规律的活动式德育、活动式课堂教学来实现育人目标。如今的桂外学生天天浸润在课程学习的快乐中,学校真正成为他们成长的摇篮、童年的乐园。有一名家长对我说:“我的大儿子在桂外小学毕业,小女儿则在读三年级。这几年,桂外的变化太大,相比大儿子,小女儿的小学生活幸福多了!”
▲“红领巾走世界”之美国研学之旅
砥砺奋进,我们永远在一起
曾记得,桂外建校十五周年暨2016新年钟声敲响前夕,在桂城街道平洲影剧院,“爱满桂外·童梦飞扬——桂城外国语学校‘成长的足迹’办学成果展演”正式拉开了桂外创建特色品牌学校行动计划的帷幕。由我创办的《我们在一起》《世界从这里出发》校刊,记录了一个个精彩动人的桂外故事,传递着师生共同成长的喜悦,彰显了“五维”素养教育的独特魅力。
也还记得,桂外的期末总结大会,从来没有台下师生的正襟危坐,总以类似《在路上》的励志音乐配上一张张校园活动照片,生动地叙述着桂外的发展,诠释着桂外人锲而不舍、开拓进取的精神。 更记得,历经两年酝酿的“五维”素养教育特色项目成功获得2018年南海区“特色品牌学校创建”财政资金竞争性分配项目;通过2018年南海区“特色品牌学校创建”项目论证会,成为南海区“特色品牌学校培育单位”;《“五维”素养教育课程研究》获南海区中小学教学改革优秀成果评选一等奖。我由衷地感谢励精图治的历任校长、曾经在桂外无私奉献的老师们,还有为个人荣誉、学校荣誉而矢志奋斗的历届桂外学子……让桂外迈向更灿烂的明天,我们永远在一起!
特约点评
“五好”孩子是怎样炼成的?
★文/王永江(作者系著名学校品牌专家、《学校品牌管理》杂志总编辑)
曾经,我随团到桂城外国语学校调研,明显地感受到这里的师生很特别:阳光,见识广,有礼貌,能力强,言谈举止间透露出别样的气质。
据了解,桂外的孩子有“五好”,即身体好、品行好、学习好、气质好、交往好。这“五好”刷新了我们印象中的“三好”评价。听说冯校长刚来时,学校不是这个样子,学生被学业压得不够阳光。
那么,到底是什么让他们蜕变成“五好”学生呢?
原来,冯校长采取了目标导向、专家引领、教育科研、团队合作、自主发展五个方法,打造出一支“五能”教师队伍。她希望老师身心健、师德高、专业精、气质佳、交际好,以这“五能”推行“五维”素养课程,从品格、知识、艺术、运动、国际理解五个维度成就“五好”学生。
曾经“多元智能”理论风行世界,前几年又有“核心素养”概念席卷全国,而桂外的“五维”素养教育则让我们耳目一新!
在桂城特色学校汇报会上,冯校长作《以“传承”定位,以“发展”践行》报告,向大家汇报了她在学校特色建设上的思考和实践,得到了专家和其他校长的高度评价。
冯校长尊重学校的历史和文化,善于挖掘学校的优势资源,调动师生的主观能动性。她对学校顶层战略进行了认真研究,提出了富有创新意蕴的“五维”素养教育,与“中国心,世界眼”高度契合,让“外国语”学校名符其实。她在学校特色建设的系统构建和具体推动上专业务实,以“五”贯之的同时,懂得把握住几个重点项目,让学校特色建设卓有成效。
“五维”素养教育有专业理论支撑,更有品牌机会!这一概念的提出需要智慧和勇气,这个品牌的打造更需要方法和耐力!
- THE END 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