✪ 本文选自《学校品牌管理》杂志2018年11月刊
为了解儿童心理特点,她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;为开一门特色课程,她成了演讲与口才指导师、生涯规划师、茶道师、花艺师……
面对一所士气低迷的老校,她用耐心和技巧,凝聚、提升教师队伍向心力,仅数年就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;着手筹建两所新校,她系统构建顶层文化,搭建课程体系,帮助师生共同成长,短时间内便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。
她是湖南省长沙市名校长,岳麓区校长学习圈里的促进者。2010年,她牵头组织岳麓校长读书会,共同研讨学校教育,使读书会成员的专业能力得到发展,所在学校的影响力也不断地增强;对口帮扶望岳小学,输出教学和管理经验,两校携手迈进。
这位名校长叫李晖,曾先后在银盆岭小学、德润园小学、博才洋湖小学、岳麓区第一小学(以下简称“岳麓一小”)担任校长。初见李校长时,她身着一袭素雅的旗袍,笑脸盈盈,款款而来。她谈吐轻柔,字里行间却透露出坚韧、果敢与创新,闪烁着智慧的光芒。这位享誉区域的名校长究竟是如何成长起来的?她有哪些成功秘诀呢?金秋时节,本刊记者与李晖在岳麓一小雅致的教师书吧里,聊开了。
“被迫学习”养成了学习的习惯
科学老师、综合实践老师、语文老师、数学老师,班主任、大队辅导员、教研室主任,教学生涯的前15年,李晖历任多个学科教师,担任多个职务。她笑言,每换一次岗,自己就成长一次。
1990年,刚刚毕业的李晖来到长沙市开福区麻园岭小学任教。作为一名新老师,尤其是一名“特别听话”的老师,自然会接到各种富有挑战的工作。哪个学科有需要,她就往哪里填补;怀孕期间,她接过了班主任的重担;休完产假回来,她又担起大队辅导员一职,周末加班加点地组织学生排练活动;她被“推”出去参加赛课,在反复磨课的过程中提升了教学水平,夺得开福区首届青年教师赛课“远光杯”荣誉;在岳麓区望月湖第二小学担任教研室主任,教学研讨、会议主持、会议统筹等,锻炼了她各方面的能力……
李晖说,做教育一定要有责任心,一定要把当下的事情做好。对她来说,每次换岗都是一个新的挑战,不能马虎将就,只有不断学习、努力学习。
在盖洛普优势测试中,李晖的第一个优势主题是“学习”。很多人开玩笑,说她是“过度学习”,但这也实打实地奠定了她个人成长和所历任学校发展的基础。学习,更是她从教生涯成功的秘诀。
让办学理念成为师生共同追求
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,让李晖脱颖而出,逐渐成长为业务骨干。2005年,李晖被岳麓区教育局委派到银盆岭小学担任校长。
“后来才知道,领导给了我一个巨大的挑战。”李晖告诉记者,学校地理位置偏远,32名在职教师的平均年龄是45岁,教师之间还不够和谐,士气低迷。
那时候,李晖正在研究学校文化方面的课题,对如何塑造学校精神和内涵发展有了一些思考。她发现,这所有着75年历史的老校,居然没有校训!
这是一个突破口。
她召集所有老师共同探讨,同时发动全体学生和家长。最后,从大家提供的高频词“健康”“快乐”“书香”中,提炼出“做健康快乐的读书人”的校训。
虽然这一校训简单直白,但是经由大家几轮讨论、共同决策,每个人都发自内心地认可和遵循。在教学氛围慢慢恢复正常后,李晖又带领大家修建校史园地,装饰走廊画廊,完善校园育人环境,凸显学校文化底蕴。4年后,学校有5名学科教师成为岳麓区理事会理事,这意味着教师团队的专业水平已有大幅度提升。
“只有让办学理念成为师生的共同追求,才能内化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!”银盆岭小学的经历,让李晖有了深刻的感悟,这也让勇于创新的她,希望在一所全新的学校里追求自己的教育理想。
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。2009年12月,岳麓区校长论坛上,她就“学校文化”作主题演讲。在与20多位校长同台论道中,她荣获一等奖。2010年5月,李晖被委派筹建德润园小学。
筹建初期,教师们未到位,学校仅有她一个“光杆司令”。为了构建大家都认可的理念系统,她蹲守在社区各个角落,向社区管理人员、家长和学生开展问卷调查。最后,确定以“做最好的自己”为校训,将办学特色定位为养成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。李晖坚信,新学校具有无限潜力,准确的特色定位和品牌发展方向,能让学校从高起点开始运转。
特色课程为学生提供特别的体验
“小学就是满汉全席,每种菜都要尝试,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,极早发现兴趣和特长,发展天赋和才干,为人生的未来‘埋下彩蛋’。”对教育心理学的深入研究,使李晖更为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。因此,在构建学校特色课程方面,她尤其重视平台搭建,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体验。
在德润园小学,李晖全面整合学校资源,开设了书法、阅读、合唱、舞蹈、厨艺、养殖、茶艺、篮球、足球等数十门特色课程。学生自由选择,陶冶情操,培养专长,活跃于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和竞赛中。建校不到两年,学校就获得长沙市两型示范校、经典诵读示范校、规范书写汉字示范校等二十多项荣誉。
▲ 师生共读经典
记者漫步岳麓一小校园,发现这里展示了不少学生在各种课程中的作品或活动剪影,从中既窥见学校“乐善四季”德育课程的开展概况,也认识了“儿童友好型”学校的精彩一面。
▲ 与岳麓一小的小规划师们一起讨论校园文化设计
李晖介绍说,“乐善四季”德育课程,从人的生涯四度——宽度、温度、高度、深度着眼,以“善待自己、善待他人、善纳世界、善待自然"为目的,促进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。“成长季”以“善待自己”为目标,在入学、毕业等关键节点留下足迹, 拓展学生人生宽度;“温暖季”以“善待他人”为目标,通过志愿者活动、公益活动传达爱和友善,让学生从生命温度的角度探寻人生意义;“文化季” 以“善纳世界”为目标,在各种节日课程中传中华文化、立家国情怀,提醒学生关注生涯高度的提升;“博物季” 以“善待自然”为目标,通过研学课程,触摸万物,认识世界,延展学生认识深度。课程实施的两年时间里,不少学生学会了从生涯发展的角度审视和规划自己的生活,变得更乐观、更友善了。
帮助伙伴树立个人品牌
历经多所学校,有师资力量薄弱的,也有骨干居多的,如何合理配置,又如何引领促进,李晖在教师团队管理方面颇有心得。而这也成为她带动新建学校起步、优质学校发展的关键所在。
她在博才洋湖小学任校长时,恰逢区域师资匮乏。第一年,学校30名老师,仅有5名老师有三年以上工作经验,语文老师特别稀缺。怎么办?“一二年级安排体育老师当班主任,三四年级是音乐、英语老师,五六年级是语文老师。”李晖分析道,这有助于将劣势转化为优势,通过不同年段、不同学科班主任的引领,促成低年段学生形成健康的体魄,中年级学生养成艺术、开放的心态,高年级学生具有过硬的学科素质。
2018年,岳麓一小教师刘慧突然成为备受关注的“微阅读微写作”品牌教师——不过,这完全在李晖的意料之中。教师节,刘慧接受电视台专访,学校微信公众号同步推介;随后,与湖南教育电视台“91读好书”项目合作,录制15集“微阅读微写作”线上视频课程……刘慧告诉记者,她后来才知道是李校长借助媒体和社会的力量,在背后悄悄地推了一把,帮助自己提前数年展出教学研究成果。谈到这些,刘慧满是感激。
“岳麓一小与博才洋湖小学大不一样。这里名师居多,对校长的管理也是一大挑战。”李晖仔细地分析了教师队伍现状:“未来是一个品牌年代,我们要想得到认可,就必须打造自己的职业名片和品牌标签。”
于是,她在校内组建了教师工作坊班,组织赛课,帮助成熟教师成为优秀教师,再通过品牌运作,帮助优秀教师成为品牌教师。“让所有老师看到身边最好的榜样,这种引领力量,往往胜于名家大咖。”李晖希望通过打造多位品牌教师,进而影响、促进全体教师对个人品牌的主动追求。
创建平台,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
四次换岗任校长,无论是薄弱校、新校,还是重点校,走到哪里,就能带动哪里,“李晖”这个名字在区域内已自带品牌影响力了。更难得的是,她愿意帮助更多的人共同成长。
2010年,她牵头组织岳麓校长读书会,邀集十位爱学习、爱思考的校长和书记,每两周开展一次活动,研读《教育管理与心理学》《儿童发展心理学》等教育书籍。岳麓实验小学吴静、博才洋湖小学张瑾、博才咸嘉小学陈艳萍、滨江小学陈雷等成员,通过这一读书会不断地完善自我,并将学习成果应用到学校管理之中,使各自学校在区域内都有了更强的影响力。
2017年,岳麓一小结对帮扶望岳小学。李晖带领两校共同开展听课评课、教学研究、教师培训、学期总结等,使两校的教学水平都有了显著提升。
采访中,聊起从教近30年的经历,李晖甚少提及困难或挫折。她自认是一个乐观向上的人,“如果是别人也会遇到的困难,那么我就认为是常态;如果只是自己遇到的,那么我的关注点是如何去解决。”
▲ 岳麓一小国庆暨建校七周年特别活动
无论在哪一所学校,都努力地创造理想的教育生活,让每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——这是李晖的教育理想,更是她孜孜不倦的毕生追求!
- THE END -